按讚加入粉絲團
十月底跟幾位部落客到香港旅行,
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最喜歡的某些景點或參與的某個活動。
回程下飛機前,坐我旁邊的「下午茶女王Venus」問我:
最喜歡哪個景點?
我想,「香港最古老漁村~大澳水鄉」應該是我的No.1吧!
喜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大驚喜,
就是在這片海上親眼看到粉紅色的「中華白海豚」!
當時心中的喜悅達到頂點,
牠們的顏色怎麼會那麼美?模樣怎麼會那麼可愛?
當然,我並沒有捕捉到粉紅海豚的身影,
還好港旅局提供了照片可以讓我們分享。
除了親眼看見夢幻的「中華白海豚」,很激動之外,
對我來說,純樸悠閒的大澳漁村,
跟印象中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香港,簡直像是兩個世界!
身為亞洲重要經濟樞紐的香港,
竟有這些化外之民,世代以捕魚為生,
因為覺得在平實的土地上居住缺乏安全感,
就在岸邊建造了獨具風貌的水上棚屋,
搭著觀光快艇在河中,沿途欣賞破舊卻充滿地方特色的大澳棚屋,
視覺很震撼!
若不是快艇之後載我們去到深具異國風情的大澳文物飯店,
這趟旅程真忍不住要懷疑:我們真的在香港嗎?
爬文的時候,看到關於大澳的最多形容都是「東方威尼斯」,
但我也很喜歡某位版主為這裡下的標題:香港的海角天涯!
不僅符合濱海魚港的風味,也有種「不易到達」、「不同世界」的遙遠感。
回到現實面,香港彈丸之地,怎麼可能有「不易到達」之地呢?
偏偏大澳就是這麼個地方,車輛通行是需要有許可證的,所以私家車,還真的到不了!
除非事先大費周章的申請短期通行證,不然,就是要乖乖搭乘大眾運輸前往。
目前前往大澳有兩種途徑,根據香港旅遊局提供的資訊:
第一條路線:在港鐵東涌站B出口的巴士總站乘坐11號巴士至大澳巴士總站,
車程約50分鐘,下車後步行5分鐘至大涌橋,再沿水道兩旁走。
第二條路線:從港鐵東涌站B出口的東涌纜車站,乘搭纜車至昂坪纜車站。
下車後步行約5分鐘到昂坪巴士總站,搭乘21號巴士至大澳巴士總站,
車程約20分鐘,下車後步行5分鐘至大涌橋,再沿水道兩旁走。
果然是香港的海角天涯!
相信,很多香港人自己也沒有去過吧!
關於大澳,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明摘錄如下:
大澳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西部,是香港現存最著名的漁村,
村落部分位處大澳島上,有「東方威尼斯」的美譽。
地處離島,較少受到都市化的影響,仍保留早期香港的漁村風貌。
大澳風水道上的高架屋──棚屋,是漁民的居所。
河、涌有秩序地穿插於一排排的古老棚屋建築群,烘托出獨特的漁鄉風情。
在建築材料方面,棚屋一般由杉木、坤甸木和紅木等木材建成。
1950-1960年代的棚屋多為尖頂設計,而1970-1980年代就多採用平頂。
大澳傳統的鹹魚、蝦醬和魚肚遠近馳名。踏足大澳,遊客會感受到濃烈的海味味道。
大澳和大嶼山本島之間曾建有橫水渡,亦是大澳特色之一,但現已被淘汰。
補充香港旅遊局官網的的資料:
棚屋是大澳漁村的標誌,也是香港最為獨特的景觀之一。
大澳曾是香港的主要漁港和駐軍鄉鎮,也是百年來的漁鹽業重地。
世代以來,大澳都是漁民蜑家人的聚居地,
漁民認為在平實的土地上居住缺乏安全感,所以就在岸邊建造棚屋住下來。
密密麻麻的棚屋、縱橫交錯的水道與橋樑,因而構成大澳現今的面貌。
大澳的棚屋就建在漁村中間一條河道的兩旁。棚屋戶戶相連,
部分通道更會穿過鄰居的客廳或廚房,造就了親近的鄰里關係。
傳統棚屋依漁船的概念設計,棚頭是漁民日常作息的地方,棚尾則用來曬鹹魚、海帶等。
遊大澳,可以乘舢舨小艇在水道中穿梭,近距離欣賞棚屋;
又或者在漁村裡走一圈,感受大澳的漁村風貌。
被淘汰的橫水渡,遺址處架了一座鋼製的步行橋,名叫「橫水橋」,
站在這座橋上欣賞兩岸的水上棚屋,以及船艇在水道與兩岸間航行與停泊,
應該就是主要讓人聯想到義大利水都威尼斯的畫面吧!其實兩地的味道差滿多的。
但身為觀光客就是要心胸開闊,既然大家都這麼說,就別計較!
據說在「橫水渡」的時代, 這裡是一個渡口,
大澳居民出入都靠大舢板往來運送,大舢板的動能完全來自人力拉動繩纜行進,
當年負責操作渡口舢板多為大澳女性,民眾過渡是需要收費的。
花25港元船資,就可以在碼頭搭船遊歷水上棚屋,
還可以出海去,運氣好的時候可以觀賞到中華白海豚。
當船身一掉頭往大海的方向航行,船夫猛然加快速度,身旁白浪翻飛,好刺激!
在船夫的疾馳下,我本來就亂的頭髮更亂得像消婆一樣,還被Vivian狗仔超好笑,
後來看自拍的照片發現,這陣狂烈海風把我頭髮整得亂有型的啊!酷斃了。
行前,李哥跟我們說可以到大澳賞海豚,我還有點半信半疑,
真正出海,並親眼看見海上忽隱忽現的粉紅色海豚身影,實在驚喜萬分!
中華白海豚是非常神奇的物種,表皮會隨著年齡變色,
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是黑色的,少年呈現灰色,成年才會變成粉紅色。
據說那天我們超幸運,多次看到中華白海豚,到現在回想,都還覺得好喜悅。
看完海豚後,遊艇將我們送至另一個碼頭下船,
接下來的行程,是要參觀大澳文物飯店。
這個碼頭深具殖民風情,與剛剛靠近村落那個碼頭的漁港風光十分不同。
步行一小段上坡,來到超過百年歷史、前身為舊大澳警署的大澳文物飯店,
李哥說,這裡曾是許多港劇、電影取景的地方,
而我個人覺得,當天走在大澳文物館的感覺,就好像自己走進電影場景中,
因為太夢幻而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根據大澳文物飯店官網的說明重新整理摘要:
座樓高兩層、具有濃厚殖民色彩的建築物,流露著19世紀晚期古典建築的韻味。
大澳文物酒店座落於鄰近石仔埗街的僻靜山丘,可以俯瞰大澳漁村與海景,
由1902年建造的舊大澳警署重修而成,曾經是奮戰海盜的基地,
亦是香港其中一個最早建設的離島警署。
到現在飯店還保留了當年的拘留室,參觀的旅客可以體驗一下「被拘留蹲牢」的滋味。
大澳警署於2002年關閉之後一直處於閑置狀態,直到2009年,
由香港-新加坡地產開發公司「信和置業」成立的「香港歷史文物保護基金會」,
贏得大澳警署的拍賣投標,歷時二年多的時間改建,
大澳文物飯店於2012年2月底正式開幕對外營業。
根據官網,「舊大澳警署活化計劃」是政府六個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之一,
銳意將警署保存修復,並重整成擁有九間客房的大澳文物酒店。
2010年,舊大澳警署更被古物古蹟諮詢委員會評選為二級歷史建築。
爬文的時候,看到一篇紐約時報中文網關於大澳文物飯店的報導,
該篇文章的標題是「一家警署改造的酒店折射香港歷史」,寫得深入詳實。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創辦人黃永光說的一段話:
香港的鄉野公園和海岸線非常迷人,
我希望這個文物酒店項目能實現三個目的:讓遊客體驗香港本地村落的趣味和魅力,
感受香港的傳統和歷史,以及實現生態旅遊。
報導上還說,大澳文物飯店,員工有一半的比例聘用大澳當地人,
該基金會還表示,飯店的盈餘會再繼續投資給大澳社區!
這樣的故事,我看了十分感動,世界上多一些這麼有良知的資本家該有多好。
大澳文物飯店改建時,盡可能減少變動原建築結構,
妥善保留了大炮、探射燈、看守塔、儲物室及泥封已久的地堡等特色。
為了體現19世紀建築特色,還特別融入了中西合璧的建築元素,
包括中式瓦屋頂、木製平開窗、花崗岩石階及法式落地雙扇玻璃門等。
此外,拱形大門、壁爐及主附樓之間的連橋,則突顯了20世紀初的建築風格。
參觀完酒店,我們當天就在附設餐廳Tai O Lookout用午餐,
相較於主體建築的殖民風情,Tai O Lookout 又是完全不同的味道,
是一個架設於天臺看守塔旁的木造玻璃斜屋頂餐廳,晚上看星空一定很棒!
空間中,採用China Tee Club饋贈的精緻曲木傢俱,
因為看守塔的緣故,命名故意用了「Lookout」這個字,十分幽默,
除了供餐之外,飯店也希望將這個空間作為公共藝術空間,
成為本地藝術家交流的平台,積極支持本地創作。
食材盡可能是當地取材,菜式與命名的靈感,都盡量符合在地特色!
像我們喝的招牌紅樹林特飲,就是呼應大澳海岸的紅樹林生生態。
Tai O Lookout 餐飲的價位非常合理,以如此景觀與裝潢,
中午套餐每人只要HK$138,就可以享用含湯、主菜、甜點與咖啡茶飲!
當天的主菜是「大澳一品炒飯」或「炸魚薯條佐塔塔醬」擇一。
在大澳的漫遊,是我們香港之旅最後一個行程,
大概我們在大澳文物酒店消磨太久,以至於壓縮了逛漁村的時間,
從飯店到漁村巴士站,我們大約只有半個多小時,只能匆匆走過!
但,即使僅只有半小時,我還是對這個古老漁港驚艷不已!
眼睛望著中西雜陳、新舊交融的各式建築,海邊的紅樹林與懸著的棚屋,
路旁有許多吸引人的小吃,都是老人家在做生意!
空氣中瀰漫了海鮮的鹹腥味,據說這裡的蝦膏蝦醬與鹹魚極好,
我卻一路看著那些珍貴的「花膠」非常隨興地被掛在店鋪門口。
瑪法達說,他們家飲食走養生路線,也很愛吃花膠,
我驚訝的問他:你們都自己發乾貨嗎?她點點頭:是啊!都自己來!
聽了真是心生敬意,我看到花膠,心裡只想著黎先生私廚,
一來自己不會挑貨怕被騙,二來,我不會發乾貨也不會烹調啊!再愛吃都拿不出辦法。
回到台北遇到黎先生,跟他說我去了大澳,他眼睛一亮!
但我立刻跟他輸誠,說:我有聽話,沒亂買,想吃花膠找你就行啦!
黎先生露出「孺子可教也」的表情嘉許我!哈!
這篇遊記很不好寫,因為內容太豐富,然後自己太喜歡,
已經回到台北了,我的心卻還留在那片海,與那古老的漁港裡……
一定還要再去!而且我一定要住進充滿殖民風格與理想色彩的大澳文物酒店(握拳)。
大澳文物酒店
離島大嶼山大澳石仔埗街 +852 2985 8383
【參考行程】
Day 1:早餐(國泰商務餐貴賓室)→搭乘國泰商務艙飛香港→洲際酒店check in→午餐(米其林二星欣圖軒)→晚餐(海港城八月居)→閃躍維港3D光雕匯演
Day 2:(深水埗一日遊)參觀石硤尾美荷樓→午餐(劉森記麵家)→ 深水埗文青小店、地道小吃特搜→一級歷史建築雷生春→香港美酒佳餚節巡禮→ 晚餐(避風塘興記)→散步回飯店
Day 3:藝術美食ATUM Desserant→午餐(Jamie’s Italian)→PMQ元創方→The Woods Bar→晚餐(鼎點1968)→蘭桂坊萬聖節狂歡趴→搭天星小輪回洲際飯店
Day 4:大澳漁村搭船出海→大澳文物酒店—>午餐( Tai O Lookout)→漫步大澳漁村→國泰航空商務艙貴賓室巡禮→搭乘國泰商務艙返台
香港飯店推薦
【2016香港排名第一酒店】The Upper House奕居酒店,真正的奢華是寧靜雅致 (查優惠房價)
Philippe Starck設計的精品酒店: J Plus Hotel by Yoo (查優惠房價)
荷李活道新地標: Madera Hollywood中環木的地酒店 (查優惠房價)
木的地酒店。俯瞰九龍夜景、270度超廣角頂層空中酒吧 (查優惠房價)
到世界之頂住一晚~全球最高酒店 The Ritz-Carlton麗思卡爾頓酒店@ICC (查優惠房價)
維港最佳海景第一排~洲際酒店。擁三家米其林餐廳與亞洲最豪華總統套房 (查優惠房價)
一個人到香港輕旅行的家: MINI HOTEL迷你酒店(銅鑼灣) (查優惠房價)
【香港平價酒店】上環 ibis 宜必思,小資也有大海景 (查優惠房價)
香港石硤尾二級歷史建築活化改造~從舊時蝸居變身為YHA美荷樓青年旅舍 (查優惠房價)
香港美食延伸閱讀
【香港之旅】波登不設限曾造訪、在地老饕也推薦的美味大排檔:東寶小館
【香港之旅】終於吃到你了~香港排隊美食:九記牛腩、十三座牛雜
【香港】洲際飯店「欣圖軒」獲2015年度米其林二星~推出開業30週年特色菜式
【香港】原味、Fusion、中菜新演繹~海港城八月居。我愛「炭燒半熟嫩牛肉沙律」
香港旅遊延伸閱讀
【香港之旅】一個人到香港輕旅行的家:MINI HOTEL迷你酒店(銅鑼灣)
【香港之旅】環抱維多利亞港的188°超廣角海景餐廳~海逸君綽酒店Le 188° Restaurant & Lounge
【香港之旅】Qeelin麒麟珠寶海景下午茶@全球最高酒店~香港麗思卡爾頓102樓
【香港之旅】在港島第一高樓中環IFC邂逅大師時尚美學~Qeelin & Apple store
歡迎熱情加入瑪格臉書粉絲團,分享生活的美好!
延伸閱讀
- 香港洲際酒店。維港最佳海景第一排|擁三家米其林餐廳與亞洲最豪華總統套房
- 香港銅鑼灣。Jamie’s Italian義式餐廳|電視名廚Jamie Oliver亞洲第二家分店
- 簡直是五星級飯店。國泰航空「寰宇堂」頭等、商務艙貴賓室(超愛香辣擔擔麵)、「逸連堂」商務艙貴賓室
- 香港美酒佳餚巡禮2014|閃躍維港3D光雕匯演、蘭桂坊萬聖夜狂歡
- PMQ元創方。香港三級歷史建築變身文創地標|前中央書院、已婚警察宿舍
粉紅色的白海豚好美,這是海豚屆的萬人迷~
快帶我走~
好難想像香港還有這樣一片地方,
還可以看到白海豚, 太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