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在公婆家過農曆年,
每年都可以欣賞到公公的手寫春聯,非常有創意,
每次看著公公的春聯,
都讓我覺得非常溫馨,回想起親愛的爸爸。
小時候印象裡,
寫得一手好字的爸爸,也都會自己寫春聯,
我們家的春聯沒換過字句,
上聯「積善家聲遠」,下聯「秘書世澤長」,
橫幅「積善堂」,
這是賴姓的專屬堂號與對聯,長大之後才明白。
每年除夕拜拜前,我是家中負責貼春聯的人,
只記得用那種米做的、白白的漿糊,
塗在春聯背面,拉直了對齊平貼於門牆上,
竟也可以歷經幾乎一整年的風吹雨打不脫落,
最多就是褪了色,看上去黯淡陳舊,
直到下一年的除夕,才用新的大紅春聯重新取代。
家中大門是紅色鐵門,
記得讀中學之後,
每年幫紅色大門重新油漆也是我的工作,
除夕那天把鐵門刷紅了、
春聯換新了,整個門楣喜氣洋洋,
爸爸媽媽在大嗓門、劍拔弩張間,
完成了大掃除、拜拜祭祖的傳統儀式,
吃年夜飯之前,
我們每個人也要「除舊布新」洗頭洗澡,
穿上新衣,等著領紅包。
剛嫁的時候,
還是在公婆家吃年夜飯,婆婆掌廚,
後來子孫越來越多,
索性連同大姑家、叔叔家三家人
一起在外頭餐廳吃團圓飯,
雖然飯菜少了媽媽的味道,
但長輩不用那麼辛苦,聚餐人變多了也熱鬧。
從席開兩桌,到這兩年已經開到三桌了!
我的娘家,有某些堅持的傳統,
但長輩的觀念非常開明,
婚後的我,並不受限於初二回娘家這個習俗,
為了避開人潮車潮,
不是初三才回去,就是年前回娘家。
今年假期較短,
我們選擇年前回屏東,而且是快閃!
短暫停留,是因為擔心打擾身體微恙的媽媽!
媽媽變小了,我們要更疼愛她。(感傷中。)
年初二,我們全家到南港軍人公墓看爸爸,
象徵性的回娘家。
兩個孩子曾經參與過外公的喪禮,
知道至親離世的悲痛,
每年帶他們去看看外公,
是為了教會他們不要忘本!
現在公墓已不能燒紙錢,就撚上幾支香,
藉著煙霧飄散捎上對父親的思念,
這次特別跟爸爸報告媽媽的近況,
希望他在天上保祐媽媽身體健康!
也請他賜給我更多智慧面對人生。
一年一年,大家都嚷著過年的味道變淡了!
但我從臉書,
看到大家分享的年夜飯、過年麻將……
總覺得,因為農曆年的傳統是那樣美好,
一代一代還是這樣傳承下來。
闔家團圓,就是過年的味道!
尤其看到英國網友桃樂斯寫的:
回到清水才是家啊!喜歡回台灣過年……
這樣的字句,
我非常感動,像她這樣定居國外多年,
還記得帶外籍先生與孩子
每年回台過年、家族團聚。
好友Niko之前發表一篇文章:
小學生學書法,小米亞寫春聯,也超棒!
相信歷經數千年代代傳承的「華人的農曆年」,
就像「家族」血脈一樣,是不容抹滅的。
羊年即將展開,祝大家身體健康、吉祥如意!
還請繼續支持、多多照顧了。
瑪格嘀咕週記(2/13~2/19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