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100年讀100本書(6~10)

按讚加入粉絲團

【6/100】★《世界別為我擔心》★

在書展買下這本最新的幾米,趁女兒排隊買限量商品時,當然我也就把它翻完了。

雖然我自己也畫圖,但稱不上是繪本的粉絲,我畢竟還是很吃文字那套!

買幾米,算是一種表態吧!支持華人文化圈裡面,這麼難能可貴的一個奇才,

比起社會上,更多不同業別的奇才,幾米無疑更是美好、溫柔、創意、良善的面向。

他的作品那麼具大眾親和力,但敏感的人,一樣可以看見他的敏感。

每次看他的作品,心裡就會湧現一種~~如果大家都看幾米,社會上應該不會有壞人吧!

當然,所謂沒有壞人的境界,應該是到了~~

連自以為是好人的壞人、假裝是好人的壞人~~都不會有吧!

情懷上也是某種認同~~認同,活在有幾米的台灣,真好!

世界別為我擔心【精裝版】 

世界別為我擔心 

 作者:幾米/圖文
出版社:大塊文化

 (本書圖片來源&更多介紹→博客來) 

 

  

  【瑪格書摘】

 既然是繪本,就不摘錄佳句了!

但我喜歡裡面一句,簡單卻有力量的話~~

 我們的世界,不需要建議。

跟我現在某種心境的體悟很像,

人生艱險處處,過生活~就是停止猜想,見招拆招唄!

 
 
 

 【7/100】 ★《對岸的她》★

買角田光代《空中庭園》的時候,也順便買了這本《對岸的她》。

據說這兩本是角田光代的成名作!《對岸的她》則是她獲得直木賞的作品。

我是從她後期的《明日遙遙》開始接觸的,那本書寫著對愛情的追尋。我非常喜歡!

空中庭園》著重在描寫家庭人倫的悖離,《對岸的她》則是家庭、人際壓力下的女性自覺。

這兩本書裡的女主角,都與自己的母親有著緊張關係!

看得出角田光代十分關注母女關係對女性成長的影響。

《對岸的她》,書裡的兩個女主角,在青春期成長過程中,都有人際關係的煩惱,

學生時代的小圈圈,排擠著圈外的人,圈裡面的女孩們又都恐懼著~~有天我被排擠了怎麼辦?

但世上總有個投緣的人,陪著,當妳的死黨手帕交,

一起在學生時代的小圈圈夾縫中生存。

我仔細回想在求學過程中,有沒有被排擠過?

當然,往事歷歷,我也只能苦笑!

有時候,人被排擠,不是因為妳做了什麼,只是因為妳太不熱衷於為別人改變自己,

那種太自在的姿態,觸怒了他人而已。

書裡,女主角葵的死黨魚子這樣跟她說:

「小葵,妳會被欺負,一定是因為別人忌妒妳。

因為妳身上有大家沒有的東西,因為妳擁有的東西太多了。」

弔詭的是,有時候我們打心底忌妒的人,也許她也偷偷的忌妒著妳~~

我們都是因為不滿足才不快樂的!

對岸的她 對岸的她 

 作者:角田光代
出版社:麥田

(本書圖片來源&更多介紹→博客來) 

 

   

【瑪格書摘】

所謂的異國,就是和「這裡」不一樣的地方,

說什麼人與人之間一定會互相了解,或是說人其實沒什麼兩樣,都是胡說八道,

人根本就完全不相同,要是不能感受到不同,那就沒有邂逅。 (P130) 

 嬉鬧、推撞、湊近臉聊得不亦樂乎的兩個高中生;

長谷川的蛋糕下午茶、元旦的天空、福福亭的大阪煎餅、比利喬、湖池屋的洋芋片;

夏日午後三點,風完全靜止的那一瞬間。

宛如這個世界只充滿她們喜愛的東西,兩人東拉西扯地輪流說出自己喜歡的東西。  (P206)

人為什麼要長大呢?

那是因為,當人際關係令人感到厭煩時,可以有很好的理由逃到日常生活裡去吧;

我有事到銀行去一下,我該去接小孩了,我該去做飯了,

只要這麼說,就可以緊緊關上家門了吧。  (P252)

 

 

【8/100】★《青春‧飢不擇食》★

郭小櫓是這一兩年來我很喜歡的華文作家,

雖然,有趣的是,她的部分作品都是英文寫作,再交由其他譯者翻譯成中文~~

這本《青春‧飢不擇食》更有趣,是她很早年的華文小說作品,

英譯本完成的時候,她發現自己一來不是很滿意自己十年前的作品,

二來,也傷腦筋如何找到合適的英文語彙,來表現一個年輕的力求上進的中國鄉下姑娘。

結果,她選擇自己去修改英文譯作,再由郭品潔翻成中文文本。

郭小櫓是個好的創作者,郭品潔是個好譯者。我很喜歡這本書。

這本書描述一個中國鄉下姑娘,離鄉背井,希望能到大城市裡成功的故事。

以女主角「芬芳」為第一人稱敘述,從她的主觀角度,

描述了中國年輕人的躁進與苦悶,也側寫了北京城與那裡的人文。

與她另一本《我心中的石頭鎮》一樣,女主角都喜歡電影,愛看DVD!

在這本書中,作者不只一次提到《巴黎野玫瑰》這部電影,

似是呼應女主角芬芳希望脫離臨時演員的平凡人生,翻身成為劇作家的夢想。

巴黎野玫瑰》的男主角,最終成了作家,

《青春‧飢不擇食》裡的芬芳,最後也用5000元賣出了她的第一本劇作。

人生,朝夢想實踐的路上,荊棘遍佈,一步登天的故事必然有,但所謂不平凡也就是罕見。

在那些不甘於平凡的在圓夢時刻來臨前,這些凡人,往往跌跌撞撞、渾身是傷!

這本書裡,引述了詩人海子的一首詩,我好喜歡,分享給大家。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1964~1989)~~

青春,飢不擇食
青春,飢不擇食

 作者:郭小櫓
譯者:郭品潔
出版社:大塊文化

 (本書圖片來源&更多介紹→博客來)

 

 

 【瑪格書摘】

透過窗櫺,我可以清楚看到每一株作物的每一片番薯葉。

每一片葉子都是每一個昨天在風中抖動的葉子。每一片雲彩都是去年流淌過空中的雲彩。

一切無所變化,也無力變化。

世界在我眼前凍結,宛如困在相框當中的家庭合照。

打從出生起,這片景物便如此囚禁著我。  (p66)

卡夫卡說,如果你不是一個生機勃勃的人,

那麼請你用一隻手阻擋壟罩著你的命運的陰雲,用另一隻手記錄你在廢墟中所看到的一切。  (P83)

※我想起灰子曾經告訴我的話:「芬芳,永遠不要回想過去,即便眼前一片空虛。」不過我沒辦法克制。

有時我寧可回想過去,那樣心裡總是有些東西存在,即便是令人傷心的東西。

不論如何,傷心總比空虛好些。  (P134)

 

 

【9/100】★《在自己房間裡的旅行》★

我買這本小書的時候,沒想到它竟是這麼有趣!

出身貴族,投身軍旅的作者~薩米耶‧德梅斯特(Xavier de Maistre, 1763-1852),

因為一場決鬥事件被罰關禁閉在家四十二天。

這42天,他的身體被困住了,心靈卻毫不受限的遨遊,

進而生出比平素更敏銳的觀察力、思考力與想像力。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聯想到果戈里的《狂人日記》,

詼諧嘲謔的文筆,卻閃現驚人的智慧之光。

這本以玩票性質寫成的書,一七九五年在法國一出版,就十分暢銷,

堪稱十八、十九世紀法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一。

但這位曾經被禁足42天的軍官卻不自認是作家,據說流傳下來只有這本書。

當時我買這本書的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南方朔推薦的書,通常也合我口味!另一個是書商的宣傳詞~

在法國暢銷二百多年後,終於有中譯本了。 

在自己的房間裡旅行
 在自己房間裡的旅行 

 作者:薩米耶‧德梅斯特(Xavier de Maistre)
譯者:
嚴慧瑩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本書圖片來源&更多介紹→博客來) 

 

 

 【瑪格書摘】

我認為最刺激的,就是隨著意念任意而行,

像獵人追捕野禽一樣,完全沒有既定路線。

就算在房間裡的旅行,我也絕少循直線而行:

我從桌子走向一幅掛在牆角的畫,之後又斜角朝門走去;

儘管本意是朝某個目的地,我卻經常半途改變方向,

如果走到一半遇到扶手椅,我可不會死腦筋,我會毫不猶豫地舒舒坦坦往上一坐。 (P15)

當你正唸著一本書,一個美妙的思緒突然鑽進腦子裡,

靈魂便立刻追尋這個思緒而去,忘懷手上的書,

然而此時眼睛仍機械性地持續一行一行字句往下看,

看完了一頁什麼也沒看懂,看了什麼也渾然不知。

這就是靈魂命令它的友伴繼續下去,根本沒有告知對方它其實已經神遊他方。

也就是說,「他我」繼續著閱讀的工作,靈魂卻早已經缺席。  (P21)

※我的靈魂開始後悔剛才說的那些無情的話語,

我甚至相信在說出這些話之前,它就已經開始懊悔了。

但是這就像一個正在奔跑的人,突然碰到路上一個坑洞或泥潭,儘管看到了,還是來不及避開。  (P76)

 

 

【10/100】★《一隻叫活力的狗》★

我是一個可以多本書同時閱讀的那種人,

曾經在我的網誌,寫過一篇「超時空意識流閱讀法」,

描述自己隨性又無秩序的閱讀症狀。

但當我決定民國100年要讀100本書,

這個症狀有減緩的傾向,我變得專注而認真,

因為,這個計劃幾乎意味著我每3.5天要讀完一本書,

所以認真把手上的書看完,跟上進度,變得重要!

即使如此,我手上仍同時閱讀著兩本吳爾芙的作品,

一本是重讀,但總是斷斷續續閱讀的《自己的房間》,

另一本則是吳爾芙作品中,讀來最輕鬆的一本~~《一隻叫活力的狗》。

維吉尼亞‧吳爾芙是英國文壇的意識流大師,

我的「超時空意識流閱讀法」,靈感也源自於她的風格。

無論是《自己的房間》或是《一隻叫活力的狗》,

吳爾芙都在韃伐、諷刺她那個年代的階級意識、性別歧視,

在她那個年代,女性即使比男性聰明博學,

也在步行前往牛津大學圖書館演講「女性與小說」時,被警官禁止橫越草坪,

只因為她是一個女性。

活力,是一隻高貴的純種柯卡獵犬,

對作者而言,用一些外貌特徵去區分狗的階級,

比英國用「紋章院」來界定人的高貴低賤,是更為有道理的事情。

活力的女主人,赫赫有名!

是維多利亞時期女詩人~~伊莉莎白‧巴雷特‧布朗寧,

吳爾芙藉由這位女作家提到活力的信件斷片,以她的想像力勾勒活力的一生,

看似寫狗,實則寫人,寫那個時代。

 一隻叫活力的狗
  一隻叫活力的狗 

 作者:維吉妮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
譯者:
唐嘉慧
 出版社:圓神

 (本書圖片來源&更多介紹→博客來)

 

 

【瑪格書摘】

牠將各種現象拼湊起來,得到一項結論:

有花床的地方,便有柏油步道;有花床、柏油步道的地方,必有戴閃亮高帽的男仕;

有花床、柏油步道及戴閃亮高帽男仕的地方,狗必須用鐵鍊簽著!

牠不必懂得公園大門上招牌寫的字,就已經學到了教訓:

在攝政公園裡,狗都必須用鐵鍊牽著! (P044)

一回到家,活力立刻仔細檢查鏡中的自己。

感謝上蒼,牠是隻生來血統尊貴的狗!

牠的頭顱平滑,眼睛突出卻不鼓突,腳周圍被覆長毛,

即使和溫珀爾街血統最純正的柯卡獵犬比起來,亦毫不遜色。

牠同時極滿意地注意到自己的水碗是紫色的──這是高級狗才能享受的特權。

於是牠安然低下頭,讓鐵鍊扣緊牠的項圈──這是高級狗必須償付的代價。

巴雷小姐注意到牠目不轉睛地凝視著鏡子,卻會錯了意,

她心想:牠是個哲學家,正在思索表相與實相之間的差異。

其實正好相反,牠是個貴族,正在孤芳自賞呢!  (P045)

那次航行風浪極大──活力開始猛烈嘔吐。

水手們提著水桶及拖把衝過來,「……可憐的狗兒,立刻被趕下甲板。」

布朗寧夫人說:因為甲板上仍為英國屬地,禁止狗兒在甲板上嘔吐──

這便是牠對祖國海岸最後的致意!

 

 

延伸閱讀

巴黎野玫瑰@瑪格讀書
https://margaret.tw/post-38251371/

我心中的石頭鎮@瑪格讀書
https://margaret.tw/post-38251543/

 

我的部落格已參加博客來網路書店的「AP策略聯盟」

歡迎熱情加入瑪格粉絲團,分享生活的美好!

瑪格@100年讀100本書(6~10)
       

 

 

 

 


~保持閱讀好習慣

延伸閱讀